试题详情
- 简答题学佛人不著能行所行,能忍所忍,一味心中无事,则念佛似不必回向,以有回向,则已著,不知然否?
- 众生根性,有利与钝,利者能以顿悟,钝者必须渐修。利根心有妄念,处处著相,经知识开示,能知自己之妄念与著相。钝根妄念著相,而不自知,是以长迷也。念佛法门,本有不回向之名,乃对利根言之,钝根者不足语此。今日多钝根,对于佛法在初信之时,不妨暂取著相,方有个入处。试思念佛拜佛,参禅、持戒、修福等,何一莫非著相,若尽废之,学者起修,无入手处矣。利根一闻千悟,或直超竿头,有此秉赋,许汝承当。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修定主要依于()
- 止观双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怎样断结?
- 身体与我固属两回事,何以老师言:我是清清
- 今生能够遇到密法,为何说这种福报不可思议
- 十界
- 以佛(释迦)在百千万劫以前既成佛,经其法
- 超荐亡灵时,诵持什么经最适宜?()
- 身念处修行在动态与静态时应怎么去做?
- 九品行业
- 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是同是异?还有妙智慧及真
- 修行的方法有哪两种?《入行论》是哪一种?
- 众生应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福寿呢?真正的福
- 七贤
- 历代高僧圆寂时,每有自吐三昧真火,以焚其
- 真正四念处初步阶段应观察哪些?
- ‘波罗奈国’在何处?
- 在历缘对境时、如何检验自己的功夫与定力?
- “善逝法身佛子伴”中的“法身”,是佛陀的
- 怎样才是真性妙用?
- 大圆满前行广释论是华智仁波切怎么样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