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
探望权是指基于血亲或拟制血亲关系的父母在婚姻或同居关系解除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所享有的一种可在一定时间、地点探望该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一般认为,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身份权,在确立亲权的国家则属于亲权的一种,属于亲权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应该说,此规定弥补了我国婚姻法中探望权制度的缺失,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完善。要在探望权司法裁决中真正体现“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应注意以下问题:
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与确定抚养关系不同,由于探望侧重的是与未成年子女精神上的交流,因此物质条件并非考虑的重要因素。
2.稳定性原则。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中主要的学习和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因此,探望权的行使应考虑被探望子女的生活、学习及情绪、心理的稳定。
3.子女的身心愉悦规则。探望权的立法目的在于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如果被探望后,其心情高兴、舒畅,性格变得开朗、外向,就可以说探望符合子女的利益。反之,其心情忧郁、压抑,性格变得封闭、内向,就很难说探望符合子女的利益。而被探望后子女的身心是否愉悦甚至健康,一定程度上就直接影响探望的内容(如探望时间的长短和方式)或探望权的中止与否。对此,可以通过老师、同学、朋友、邻居、保姆等人的证词获得相关信息。此外,还应兼顾考虑被探望子女的年龄及意愿。一般说来,子女的年龄和意愿虽不能决定探望权的行使,但从其可能会影响探望的具体内容和效果的角度考虑,仍有参考的必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孙子女、外孙子女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
- 心理健康的内涵就是无心理疾病。
-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处理子女抚养问题
- 家长教育孩子时缺乏情绪控制力属于教育理念
- 对于继亲家庭而言亲自关系()于新的夫妻关
- 夫妻一方是军人,离婚时一方取得的自主择业
- 精液提供者的资质如何?
- 非婚生子女是否可以继承遗产?
- 离婚后,女方对前夫父亲财产是否有继承权?
- 要实现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
- 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
- 继亲角色面临的困境包括述思与刻板印象以及
- 兄弟姐妹均由其父母抚养,相互之间不进行扶
- 如何理解婚姻法规定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
- 法律所规定的“精神赡养”应该如何履行?
- 婚前按揭购房婚后共同还贷,房产增值部分归
- 离婚并非处理婚姻危机的唯一最好方法。
- 赡养费该如何计算?
- 什么是遗产?
-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