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
  •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集体创作、集体加工、口头流传的结果,因而处于变化的状态中所产生的不同异文的现象。比如同一个故事,甲地与乙地的讲法不一样;同一首歌谣,乙地和丙地的唱词略有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民间作品靠口传心记,难免遗忘,容易产生变异。仅《月亮弯弯照九州》这首歌,目前见到的就有23种异文;撒尼族长篇叙事诗《阿诗玛》也有21种异文。这些变异,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甚至是在民间艺人讲唱某一作品时忘了部分文词,即兴补上的。第三者在传唱时,自然就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传说、故事篇幅长,难记,变异性要大些,歌谣、谚语变化小些。
    (2)民间作品没有著作权观念,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有权加工修改。传统民间作品,一般都是无名氏的创作;一些新产生的作品,虽可查出作者姓名,但作者本人对别人传播甚至修改他的作品并不关心。如《东方红》原是陕北的一首《移民歌》,作者李增正是移民大队的队长,李有源是他的叔叔,在传唱中大家并不注意作者是谁,最初的出版物上署名李增正,解放后多署李有源,歌词也有改动,并没有人打版权官司。这种情况,使得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化愈演愈烈,不但同类作品可变,不同类型的作品也在交叉渗透。如关于《五大天地》的故事,就是从一首民谣变来的。
    (3)流传环境不同,内容因人因地因族而异。如“狼外婆”故事,广州叫“熊人婆”,潮州叫“猪哥精”,云南叫“老变婆”,山西叫“老狐狸”。汉族的“牛郎织女”传说,到了贵州苗族同胞那里,还增加了织女回到天庭后智斗天公,最后返回人间的情节,如今苗胞的“大年”(每年农历十月龙日),据说就是欢庆牛郎织女重返人间的日子。藏族的牛郎织女叫拉治和鲁木措,两人都是牧民,相亲相爱,殉情纵入火坑,化作一对明星。类似的例子在其他民族中还有很多。
    (4)时代发展,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与之相适应。如前些年流传的讽刺不正之风的作品《见鸡行事》,在《笑林广记》中便可找到它的原型。这种变异,有作者、传播者的原因,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促使他们的思想发生变化,把旧作品加上新的内容;也有读者、听众方面的原因,他们需要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否则作品在群众中就难以流传。当然,这些变异使作品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它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保持原来民间的风格,它是民间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现象,和有意篡改、伪造、“该旧编新”,随便添枝插叶完全是两回事。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