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
 - 文化扶贫即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
 - 材料一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
 - 材料一: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
 -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希腊
 - “月亮”寄托着
 - 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 中华文化具有()性。
 - 青藏铁路建设者表现出来的“挑战极限、勇创
 -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
 - 近年来,两岸文学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无论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
 - 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
 - 2011年12月9日各地学子以多种形式
 -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
 -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
 - 青花瓷源于中国,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
 - 福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