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自2006年11月25日,广州颁布禁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以来,引起各界的广泛争议。政府一纸禁令一下,20万辆电动自行车便成废铁,20万市民的私有财产因此受到侵犯,3000多从业人员的劳动机会被相应剥夺。广州市的做法涉嫌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宪法》,问题是,对此公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是听之任之——反正公权力如此之大,“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采取过激方式闹事?抑或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反抗?广州市民叶存环的做法对此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叶女士将广州市番禺公安分局告上法庭,成为第一起“禁电”行政诉讼案。你认为以下哪一意识(精神)最体现叶女士这一行动表现出来的公民意识。()
A、自尊
B、民族精神
C、环保意识
D、理性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试述中国法治秩序构建所需要的公民文化。
- 刘相在班上是一个幽默又有点爱捉弄人的同学
- 公民的民主意识和素养是在社区的民主生活滋
-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婴儿1周岁前就有对
- 简述公民文化的深层关怀。
- 全球化进程中的公民文化诉求(或者全球化时
- 美国著名学者()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 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人格特征?
- 世界公民资格需要国际法的承认。
- 形式合理性
-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社会在公民与国家(
- 以下关于公民的分析,错误的是()
- 臣民
- 简述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社会结构。
- “诉讼”之所以具有强制力,是国家以何种方
- 曾经有一个公民因为不服某国家单位歧视性的
- 某小区住户长年不缴管理费,因此大厦管理委
- 以下关于社区特征的观点,错误的是()
- 简述公民文化的构成。
- 以下关于民主的观点,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