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东观汉记》
  • 记载中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它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后成书。汉明帝命班固等共撰的《世祖本纪》,是该书的草创时期。安帝时,刘珍等奉命续撰,书始名《汉记》。此后伏无忌、黄景等又承命等补撰,共撰成114篇,始具规模。灵帝时,蔡邕、杨彪、等又补作纪、志、传数十篇。范晔《后汉书》问世前,该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范书流行后,逐渐被人忽视。到宋代,此书已散佚殆尽。清姚之駰曾辑集佚文8卷,乾隆时修《四库全书》,馆臣以姚辑本为基础,参以《永乐大典》诸韵所载,又旁考其他各书,补其阙失,厘订为24卷,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