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内容及其前提条件。
-
在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指通过货币或贵金属的流出流入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机制。其基本的运行路径是:
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格下降——本国产品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平衡;
贸易收支顺差——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平衡。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
(1)假设国际货币体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因而才会有最初的贸易收支逆差,进而导致黄金等国际储备的减少;
(2)该机制对贸易收支的调整完全是自发的,一国货币的供应量消极地适应贸易收支顺差和逆差的增减变动,政府没有人为地限制黄金的自由流出和流入,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
(3)该机制中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结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
(4)该机制实际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即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有明显的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作用;
(5)假定没有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亚当斯密的代表
- 2011年4月中旬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的金
- 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长期趋势的收支差额是
- 生产可能性边界
- 根据蒙代尔的“分配法则”,开放经济下,政
- 何为指派法则?其优缺点如何?
- 费雪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
-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J曲线效应”,在货币
- 关税同盟成员国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的关税越
- 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
- 简述经济全球化利与弊争论的主要观点。
- 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共同决定
- 卡尔玛公司决定在巴西开设一家子公司,巴西
- 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 应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 美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
-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仍然
- 关税同盟的静态经济效应可以被概括为()。
- 试对提供曲线原理进行评价。
- 经济学中划分长期和短期的标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