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2000多年前,中国又开通了前往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提高了航行效率。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已综合运用了物标导航、罗经指南、天文定位、计程计速等较高水平的航海新技术,为航海家达·伽马从大西洋横渡印度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交流。 材料三: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有存在矛盾等。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论证A.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B.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A、B两个角度任选一个作答)
-
A.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通过海陆丝绸之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中国古代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等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①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曾通过海陆丝绸之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中国古代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等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自古以来,治国在政,为政在人。邓小平同
-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政协的生
-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
- 材料一:“十二五&rd
- 2009年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
- 2010年1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人民代
-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
- 2014年10月1日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
- 现在,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指()。
- 我国每一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大体都
-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 2009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10周年。
- 材料一: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
- 我党之所以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 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
-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八大高度关注
- 中国共产党注重民生问题,指出:“民生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