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甲骨文包括原始()和()。甲骨文之后是(),又叫(),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到了战国末年,字体逐渐接近()。
- 甲骨文;殷墟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小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是现存最早的宗祠,位
-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
- 唐太宗的陵园称为(),园内种满柏树,园内
- 西藏在()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 印度佛经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
-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徐光
- 所谓“()”是用绢丝材料做成的。
- 中国古代典籍的构成主要有()、()、()
-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 1973年在()中不但出土了一批帛书,如
- 最能反映中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
- 在秦汉俳优的基础上,唐代出现了“()”,
- 简述长城的特点和意义。
- 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
- 战国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是当时齐国的官
- 唐代()所著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
- 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始于()。
- 1965年5月在()发现(),距今170
- 乐府
- 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是南朝时的(),他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