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编导在策划编排具有现场报道形式的节目时,现场报道的模式与特点是什么?
-
模式:
现场报道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是有预设的现场报道;
一是无预设亦即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有预设的现场报道,媒体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我国采用多而且逐步积累起来丰富经验的是重大活动的现场报道,以及特别策划的专题(系列)报道。例如,每年的两会报道,奥运会开幕式等。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主要有社会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两大类突发事件。它们的不可预知性,使报道者无法在前期进行足够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资料准备,因此,做现场报道的记者或者主持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报道者既要迅速判断并理清新闻线索,报道出最有价值的、独有的信息,完成职业使命,还必须尊重生命,遵守新闻伦理,平衡人性、道德与职业使命的关系。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从采访开始到结束,采访者(记者)和被采访者的一切活动,均在新闻现场一次完成,用“长镜头”拍摄,声画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具有无可比拟的感染力,是各国电视新闻媒体经常、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
特点:
1.完整的真实感。电视新闻画面所产生的真实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这种真实感是片断、零碎的。现场报道则不一样,它所产生的真实感,除了画面本身的视觉效应以外,还有其长镜头手法、记者入画、声画合一等因素所形成的完整性所产生的心理同构效应。画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完整的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使观众看到了主客双方的内在联系及其言谈情状,现场报道给观众的画面真实感,是一种未经干涉(如编辑)的、独有的、完整的心理真实。这也是一种较之普通新闻更有深度的真实。
2.亲初的参与感。现场报道由于运用长镜头采访,除了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各种语言因素的交流给观众以视听刺激外,画内其他声画因素的发展变化,也不时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便是现场报道的声画多义性,给了观众以选择的自由,并自由自在地对声画含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毫无记者主观选择形成的强制与约束,使观众感到亲切,仿佛置身于画中“围观群众”地位,参与现场采访,这便是心理参与感的形成。除了现场的图像与声音同一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外,记者出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第一人称出现的记者将人际传播的模式引进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当中,亲切自然,缩短了观众和事件的距离,增强了观众的心理参与感与认同感。
3.快捷的时效性。现场报道的画面和音响采集、记者的采访和口头播报都必须在现场完成,不允许事后添加,制作方法简单,只需剪辑,没有其他加工,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新闻播报出去。因此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往往成为记者抢发新闻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尽快了解事态发展的欲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是什么?除是党的新闻工
- 如何理解主持人的传播语境?编导明确主持人
- 编导掌握解说与评述在工作中的好处是什么?
- 编导理解的新闻节目的类型与形态有哪些?
- 为什么要在编导视域下看主持人的解说与述评
- 什么是主持人的语言功力,语言功力的构成要
- 治理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作为编导你认为
- 编导如何理解播音员、主持人语言传播的明晰
- 简述有声语言语言产生的过程。
- 请谈谈如何做好团队课题,并取得良好以上效
- 编导理解的播音员播音形态有哪些,具体对应
- 节目播音与主持艺术与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的关
- 作为编导熟知节目主持艺术的必要性是什么?
- 编导理解的主持人采访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
- 什么是内在语?编导如何引导主持人挖掘文字
- 什么是复述?什么是描述?它们的类型有哪些
- 主持人节目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 节目播音与主持艺术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关
- 有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字音听起来为什么不圆
- 编导在策划编排各类新闻节目时对主持人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