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报纸产生以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怎样进行的?
  • 新闻的本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因此,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了新闻传播活动。报纸产生以前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和文字传播阶段。
    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上发生的事实,靠口头进行传播。比如,什么地方发生自然灾害,什么地方发现大批兽群,什么地方发生氏族之间的争斗等,都是靠口传。这种口头传播,横的方向是一传十,十传百;纵的方向是一代传一代。我国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许多神话、传说,象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等,就是靠口头传播存留下来,后由文人写到古书上的。
    文字产生以后,新闻传播有了大的飞跃,出现了多种传播形式,如统治者的文告、史官的记事、私人之间书信等等。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新闻记事性质的文字,如“王其寻舟于河”,“今夕奏舞,有雨”。商、周时代,朝廷设立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并且派遣官员到各地采风问俗,了解民情民意。这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新闻传播已经发展到由政府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阶段。可惜那个时代没有报纸把这些新闻及时传播到更大的范围,只是把天子的言行和各种新闻事实刻在由宫廷保存的简策(编连成册的竹简)上,传诸后世。所以,那个时代的新闻传播主要是纵向传播而不是横向传播。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等人根据殷、周史官留传下来的史料,编定了《尚书》、《春秋》、《左传》等史书,其中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新闻资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史官有点类似现代的新闻记者,以记载帝王文告、命令为主体的《尚书》有点类似新闻公报式的著作;以简明记事为特征的ct春秋》有点类似新闻标题式的著作;用历史事实注释《春秋》的《左传》有点类似新闻报道式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毕竟不是以横向传播为目的,不能称之为报纸。台湾有的新闻学者认为《春秋》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孔子是我国新闻记者的祖师爷(朱传誉《先秦新闻传播事业》)。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取消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帝国,实行言禁,焚书坑儒,新闻传播受到严格限制。
    到了汉朝,恢复分封制,并允许各地诸侯王在京城设立办事机构——邸。邸的任务有两项:一是“通奏报”,即负责沟通封建王朝与地方政权之间的信息;二是“待朝宿”,即负责接待来京朝觐的各地首脑和使臣。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根据汉朝有邸的这一事实,断言汉朝已经有了“邸报”,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第一,从汉朝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有关“邸报”的记载;第二,迄今为止没稿发现汉朝“邸报’’的实物。因此,我国新闻史学界多数人的意见认为,汉朝有邸无报。我国最早的报纸是在唐朝出现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