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3岁。不规则发热2周余,伴腹泻、厌食入院。体检: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化验:WBC5.3×10/L,N0.60(60%),L0.30(30%),M0.10(10%),肥达反应"0"1:320,"H"1:16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9:40。最可能诊断是()
A、伤寒
B、斑疹伤寒
C、副伤寒甲
D、副伤寒乙
E、副伤寒丙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麻疹病人应隔离到出疹后5天,有呼吸道并发
- 班氏丝虫病淋巴阻塞性病变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 HIV不会通过的途径传播是()
- 疟疾患者经抗疟治疗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又
- 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特点包括()
- 引起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病原是()
- 莱姆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 在黑热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 能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的试验是()
- 华支睾吸虫病急性感染出现黄疸的原因是()
- HBsAg(+),HBeAg(+)说明此
- 妊娠妇女感染弓形虫又未治疗者,其胎儿被感
- 对休克型暴发性流脑的治疗应该()
- 男,51岁,肝硬化患者,有腹水。不规律服
- 乙脑与中毒性菌痢的区别在于()
- 中毒型菌痢常见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
- 下列哪项是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
- 姜片虫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
- 休克时反映生命器官血液灌流最简单、最可靠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患者所在的病区用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