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5岁,发热,头痛,皮疹10h,频繁抽筋,昏迷2h就诊。体检:全身散布淤斑,两下肢已融合成片,血压0/0kPa,瞳孔右侧散大,左侧为3mm,左下肢轻瘫,呼吸节律不规则。在抗休克常规治疗中,应重点纠正哪项病理变化()
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B、纠正血pH
C、纠正DIC
D、改善肾功能
E、改善休克肺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患儿5岁,发热,头痛,皮疹10h,频繁抽
- 下列疾病中不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是()
- 下列对肝硬化有确诊价值的是()
- 败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人体因素有()
- 对流脑、乙脑患者在急诊时有很重要临床鉴别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病理特征,下列哪项
- 以下有利于干扰素疗效的是()
- 关于钩体病一般肺出血型的临床表现错误的说
- 脑膜炎双球菌,下列正确的是()
- 霍乱的临床特征是()
- 姜片虫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
-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肾损害的原因是()
- 只通过粪便排出的病原体是()
- 关于班氏丝虫发病的主要机制,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甲肝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钩端螺旋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暴发休克型流脑多有以下表现()
- 男性,30岁。随团去舟山旅游,餐后2h,
- 乙脑的流行季节在()
- 并殖吸虫侵入第二宿主的阶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