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包含体形成的原因和包含体蛋白复性的主要步骤。
  • 重组蛋白在细菌中表达时,尤其当表达目的蛋白量超过细菌体总蛋白量10%时,会在细胞内与细菌杂蛋白、核酸等成分聚集成没有生物活性的直径0.1-0.3μm的固体颗粒,这种不溶性聚合体即包含体(inclusion body)。
    生成包含体的原因可能有是蛋白质合成速度太快,多肽链相互缠绕,影响了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导致疏水基团外露等。
    (包含体的形成有利于防止蛋白酶对表达蛋白的降解,并且非常有利于分离表达产物。但包含体形成后,表达蛋白不具有生物活性,因此必须溶解包含体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复性。)
    包含体复性即从伸展态-中间体-后期中间体-天然态的过程,操作步骤一般为用超声波、匀浆等使菌体破碎后,离心得到包含体-加入强蛋白质变性剂如6~8mol/L盐酸胍或9~10mol/L尿素溶解包含体-用透析、稀释和超滤复性法等等方法使之正确折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