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分析并论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
  • 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包括多级团聚过程和切割造型两个很重要的过程。①多级团聚过程:单粒在胶体凝聚、水膜粘结以及胶结作用下形成初级复粒(或粘团)或致密小土团(微凝聚体),他们一般稳定性差,易重新分散。②切割造型过程:各种胶结物质(又叫成型内力,包括有机胶体,无机胶体,胶体凝聚物质等)在成型动力(又叫成型外力,包括干湿交替作用、冻融交替作用、生物作用、耕作等)作用下,使初级复粒(或粘团,微凝聚体)进一步相互逐级粘合、胶结、团聚,依次形成第二级、第三级„„微团聚体,再经多次团聚,使若干微团聚体胶结起来。成为大小形状不同的团粒结构体。
    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对于旱地耕作土壤非常重要。团粒结构具有多级孔隙,大小孔隙兼备,蓄水与透气、通气同时进行,为土壤的“小水库”,而且土壤孔隙状况较为理想。团粒的表面和空气接触,有好气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迅速,供应有效养分;在团粒内部,贮存毛管水而通气不良,只有嫌气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养分的贮藏,团粒结构又是一个小肥料库。因此,每一个团粒既是一个小水库,又是一个小肥料库,起着保存、调节和供应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此外,团粒结构土壤宜于耕作,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为较高的土壤肥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