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简述DNA的复制过程。
-
(1)起始:首先在DNA模板上辨认起始点,无论真核或原核细胞DNA都有特定的复制起始部位。复制开始时,由解链酶使DNA双链解离,拓扑异构酶(主要是Ⅱ型酶)在将要打结或已打结处作切口,下游的DNA穿越切口并作一定程度的旋转,直至将缠结打开或解松。随即SSB和解开的单股DNA相结合,以保持链的分离状态,裸露出一部分DNA,指导引物酶与6种前引发蛋白(preprimingproteins)组成的引发体附着其上。引发体的n’蛋白可识别DNA上的引发结构,一旦认定后,即用ATP除去SSB。继而引物酶催化引物RNA的合成,原核细胞的引物RNA含1~5个核苷酸。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常有多个起始部位,待引发体在前一起始部位准备就绪后,可借其自身的ATP酶活性,利用ATP释出的能量转移到下一个起始部位,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合成整个DNA分子为止。DNA分子的每个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由于此时DNA双链分开而像叉的部分,称为复制叉。随着DNA双链沿复制方向逐渐解离,复制叉又将随复制方向而移动。
(2)延长:
1)真核生物:DNA的两股链呈反向平行。一股单链的复制叉前移方向为5’→3’,另一股单链则为3’→5’方向。已知DNA聚合酶只能按5’→3’方向聚合产生新DNA链,其模板链必须是3’→5’走向。因此,将3’→5’走向的这条模板链称为前导链或领头链。子链可沿复制叉前移方向连续合成。另一条5’→3’走向的模板链称为随从链,其子链的合成方向恰好与复制叉前移方向相反,所以不能连续合成。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在随从链上合成100至数百个不连续的DNA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经DNA聚合酶Ⅰ的5’→3’外切作用,除去许多冈崎片段上的引物,并催化其3’端延伸以修补缺口,最后连接酶将各片段逐个连续成一条完整的DNA新链,这种领头链的连续合成与随从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2)原核生物:DNA链的复制往往从一定的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称为双向复制,复制叉中,领头链亦可不间断地延长,其随从链上则出现1000~2000个冈崎片段。还有一些低等生物如质粒(plasmiD.,复制时采取滚环复制的方式。环状DNA双链的一股先打开一个缺口,其5’端向外伸展,在伸展出的单链上进行不连续复制;未开环的另一段则可一边滚动一边完成一条新内环股的复制。
(3)复制终止:不需要特定信号,亦不需要特殊蛋白质参与,待模板阅读完毕,两个新DNA分子宣告诞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缺血性心脏病最少累及的动脉为;
-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增加
- 结肠造口术后护理?
- 桡骨膜反射的正常表现是前臂()
- 试述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 1g分子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净生成的ATP分
- 对放射治疗低度敏感的肿瘤是()
- 输卵管卵巢囊肿是
- 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 象征性思维
- 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
- 简述开放性气胸及其病理生理变化。
- 试述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的治疗。
- 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营养治疗原则。
- 敏感性最高的血清学试验是()
- 与面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有面神经核、()、
- 免疫具有( )
- 高压氧治疗时临床上常用的压力单位是( )
- 急性膀胱炎可有()
- 质子泵抑制剂目前市场有购的种类有: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