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什么?
  •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1)子宫收缩乏力:加强子宫收缩。
    ①按摩子宫: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子宫恢复正常收缩为止。
    ②子宫收缩药物应用
    A.缩宫素:可直接注射于子宫体,或加量经静脉快速滴入。
    B.麦角新碱:肌注或宫体直接注射,或经静脉快速滴注,或静脉缓慢推注(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者慎用)。
    C.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素前列醇舌下含化,或卡前列甲酯经阴道或直肠给药。
    ③压迫法:出血多,经按摩、药物效果不佳或紧急情况下采用。
    A.双手压迫法:术者一手伸入阴道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托起子宫,另一手置于腹部压迫子宫体。
    B.宫腔纱条填塞法:将特制宽6~8cm、长1~1.5m4~6层大纱条填塞宫腔,压迫止血。24h后取出纱条,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④手术止血
    A.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
    B.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C.切除子宫。
    (2)胎盘滞留:疑有胎盘滞留时可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胎盘已剥离应立即取出胎盘;若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后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植入性胎盘可能,则多采用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软产道损伤:应行彻底止血,并按解剖层次缝合撕伤。按解剖层次缝合各层,缝合时不留死腔,避免缝线穿透直肠黏膜。对软产道血肿可行切开血肿清除术,应彻底止血,缝合后可置橡皮引流。
    (4)凝血功能障碍: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DIC可按DIC处理。
    (5)出血性休克处理:
    ①正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
    ②针对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疗同时积极抢救休克;
    ③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④其他:给氧,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脏功能及注意肾功能衰竭;
    ⑤防治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