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滞针
-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的现象。
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肾绞痛
- 请回答针灸治疗痛经实证的主穴,叙述并演示
- 断针的处理方法。
- 关元(Guānyuán,RN4)任脉;小
- 请回答合谷的主治,叙述并演示合谷、中极的
- 请回答委中的主治,叙述并演示委中、关元的
- 请回答针灸治疗抽搐的主穴及血虚的配穴。
- 断针
- 叙述并演示诊察小儿示指络脉的操作。
- 期门(Qīmén,LR14)足厥阴肝经;
- 叙述并指出水沟、太冲、天枢的定位。
- 百会(Bǎihuì,DU20)督脉
- 血肿的处理方法。
- 请回答合谷、昆仑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孔最(Kǒngzuì,LU6)手太阴肺经
- 请回答合谷、百会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 请回答秩边的主治,叙述并演示秩边、大椎的
- 条口(Tiáokǒu,ST38)足阳明胃
- 请回答曲池的主治,叙述并演示曲池、地仓的
- 叙述并演示舒张进针法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