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该病的发病机制是()
A、脾功能亢进
B、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合成相关酶缺乏
E、红细胞膜缺陷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脑膜白血病发病机制是()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改变
- 男性,31岁。发热、齿龈与鼻腔出血及黑粪
-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
- 甲氨蝶呤的主要副作用是()
- 男性,16岁,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
- 男,40岁,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
- 一患者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
- 下列哪项对多发性骨髓瘤最有诊断价值()
-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 血小板增多不会见于()
- 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哪项是不正确的()
-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查结果,正确的是
- 男性,18岁。不规则发热10d,鼻出血及
- 关于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正确的是()
- 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不出现下列哪种检
- 缺铁性贫血缺铁期的实验室改变是()
- 男性,56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
- 贫血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