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说明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1935)所提出的用来描述冲突的结构模型。
-
(1)效价。指物体或活动的积极特性或消极特性。以“+”、“-”符号来表示,“+”表示该特征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表示该特征对个体具有排斥力。在接近-接近型冲突及回避-回避型冲突中,“+”、“-”特性分别属于不同的物体或活动;而在接近-回避型冲突和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中,正、负效价属于同一物体,因而使该物体具有两歧的效价。
(2)向量。向量驱使个体朝向或离开有效价的物体。
(3)运动。当情境中出现单一的驱力(接近的或回避的)时,个体所采取的行动方式。
(4)生活空间或场。指每次冲突发生的疆界。在回避-回避型冲突中,疆界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它的限制,个体就可能完全回避整个的情境,即离开生活空间,而没有任何反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共性特征
- 脑干是脑进化中最古老的部分。
- ()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 最早对智力测验进行系统阐述的是()
- 根据预先制定的量表来测量人的智力和人格的
- 克服困难和挫折是意志行动的()
- 简述能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因素。
- 认知方式
- 20世纪60年代用裂脑人的实验证明了大脑
- 简述想象与思维的关系。
- 简述人的心理过程及其相̀关系。
- 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
- 深度与距离知觉中的生理线索包括:()和(
- 个体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人类的行为主要受到
- 随意运动是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
- 倒摄抑制
-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 视杆细胞对物体细节的精细辨别能力。()
- “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因素对人际吸引
-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中,最高水平的分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