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ICP光源的工作原理及其分析性能。
- 其工作原理是:用高频火花引燃时,部分Ar工作气体被电离,产生的电子和氩离子在高频电磁场中被加速,它们与中性原子碰撞,使更多的工作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气体。导电的等离子体气体在磁场作用下感生出的强大的感生电流产生大量的热能又将等离子体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104 K,形成ICP放电。当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被载气导入ICP炬中时,试样被蒸发、解离、电离和激发,产生原子发射光谱。
其分析性能是:激发温度高,一般在5000~8000 K,利于难激发元素的激发,对各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低的检出限,ICP炬放电稳定性很好,分析的精密度高,ICP光源的自吸效应小,可用于痕量组分元素的测定,但仪器价格贵,等离子工作气体的费用较高,对非金属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较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滴定突跃范围
- 电势分析法中,被测的物理量是()
- 分配系数
- Zn原子在火焰温度下激发跃迁到亚稳态,再
- 光谱定量分析确定元素含量的根据是()
- 计算在pH3.0、c(EDTA)=0.0
- 有哪些因素影响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
- 在测定血清中钾时,先用水将试样稀释40倍
- 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过程可分为()、(
-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主要
- 在反相色谱法中,若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增
- 某弱酸HA的Ka=2.0×10
- 原水未经纯化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于化验室分析
- 定性分析中进行对照试验的目的是()
- 激发电位
- pH玻璃电极使用前需(),目的有二:()
- 取100mL水样,用氨性缓冲溶液调节至p
- 什么是校正因子?
-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
- 间接碘量法测定时,必须控制的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