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材料一: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力争在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材料二:高二某班同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以下是几个同学发表的看法: 甲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我们要获得认识,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 乙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都是科学的认识,是正确的,不需要检验,因此不能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丙说:“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能指导我们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请针对材料二中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A、甲看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它没有区分认识的来源和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有区别的,我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既可以通过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书本或他人等途径获得间接经验。
B、乙认为我们学习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都是科学认识是正确的”观点是合理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都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们早已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所以不能由此否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丙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反映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它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则不准确。只能说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13年8月20日以来,在公安机关集中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我国某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2
- 某村地处西北边境,沙漠化严重,经济发展缓
- 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
- 2004年至2009年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发
- 目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 在上海.启东之间架设一座跨江大桥,是通沪
- “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 一个女孩在一望无际的沼泽里迷路了,聪明
-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
- 2008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多次沙尘
-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
-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30多
- “刻舟求剑”这一故事中的那个楚国人的求剑
- 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l
- 温家宝总理心系民生,尤其关注“三农”问题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
-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