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以中国典型三角州为例,阐述其形成过程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我国典型的三角洲主要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一)黄河三角洲:
    1)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地处117°31′-119°18′E和36°55′-38°16′N之间,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河海交汇处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显著。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和附近海域输送的泥沙约10亿t。由于黄河受水盆地很浅,河口水深仅几米到十几米,使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大部分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从而逐渐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河流改道产生的流路摆动推进而成的。河流从初期改道到河流废弃,再到在顶点改道,经过一个周期,相应沉积的一套沉积物称三角洲叶瓣,改道后的河道又开始建造新的叶瓣。每个流路形成一个新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三角洲叠加而成。
    3)黄河三角洲面临的生态问题:
    ①水质恶化。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型企业发展很快,给该地区造成很大的污染。大量的未经处理或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废水被直接排放到黄河的干支流,导致水质逐渐恶化。
    ②空气污染严重。当地大量使用石油等化工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
    ③土壤盐渍化加剧。地下水的深浅,矿化度的高低,是土壤是否发生盐碱化的一个决定性条件。人类活动造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域水量不均衡,外在表现是区域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
    4)针对黄河三角洲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①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加强河流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合理调度水体,保证河流生态。针对流域水资源的突出问题,综合考虑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河流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工程的水资源配置功能,科学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思路和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体调度运行方案,维护河流生态环境。
    ②控制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在工业污水方面,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实施要在黄河的上中下游以及各个支流全面开展。一是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强制建立污水处 理设施,二是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水质。
    ③控制土壤盐渍化。首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通过在盐碱地上引种有一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 大量种植耐盐植物以后,土壤覆盖度加大,植物蒸腾取代了土面蒸发,使地下水中的盐分不能在土壤表层积累, 从而减轻了土壤表层的盐碱化。与此同时,每年的大量植物枯枝落叶,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状,经过若干年,土壤盐碱化状况得到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为目标,摒弃高耗水、高污染、高成本发展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与防治污染并重,倡导绿色、环保、和谐、节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以此提升生活品位,提高全民素质,推动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必须在改造自然时充分考虑其客观规律,选择利益各方均能接受的适当方案,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必须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地整治水资源生态问题,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发展。
    (二)长江三角洲:
    1)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最大海侵以来,共经历了6个发育阶段,相应形成了6期亚三角洲沉积体系,自老至新分别称为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崇明期和长兴期。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有利于物质自海向陆净运移的强潮作用下,在河口湾内堆积,形成受强潮控制的河口湾砂体。河口湾充填,三角洲进积,河口随之束狭延伸。随着长江口东进南偏,呈雁列状自西向东排列的早期河口沙岛也就不断并岸成陆,致使长江三角洲不断发育。三角洲的前展逐渐突出两翼的最大海侵线外,长江输出的泥沙逐渐成为钱塘江河口湾充填和苏北潮成砂体形成和发育的重要物源。从冰后期最大海侵到现在,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经历了由在古长江河口湾内到突出湾口,并继续向东南方向伸展的过程,直至现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长江三角洲。
    2)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条件:一共四个方面:地质构造背景、泥沙来源、动力条件和海底坡度。
    第一,地质构造背景,地质构造运动在长时间尺度上对三角洲的发育 起着控制作用。总的讲来,整个长江三角洲除西部及西南部山区表现为上升以外,广大三角洲的东部平原地区长期以来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正是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广大地区表现为以沉降为主的运动,才有可能发育现代辽阔的长江三角洲。
    第二,泥沙来源,长江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主要来自长江。另外一部分来自废黄河三角洲。
    第三,动力条件,长江口波浪以风浪为主。浪向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冬季盛行偏北浪,夏季盛行偏南浪,春秋为过渡性季节。波浪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沉积物保持悬浮,有利于被潮流带向他处。长江口波浪总的来说不是很强,这使沉积下来的沉积物得以保存,塑造三角洲。
    第四,海底坡度,我国东海岸的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外陆架是一个平缓微倾的台面。总体上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河流来沙堆积而形成三角洲。
    3)长江三角洲的未来展望:就百年时间尺度而言,河流来沙和海平面变化都是三角洲岸线演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对于21世纪的长江三角洲而言,这两个因素都将朝着不利于三角洲淤涨的方向发展。由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河床挖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影响,今后50年的长江来沙量很可能降至过去50年来沙量的一半以下。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大气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正在加速上升。这使得地球上的冰川不断融化,每年流人海洋的水体大于海洋蒸发的水体,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一20cm。据估计,21世纪全球海平面还将上升40一50cm。由于长江口位于地壳下沉区,实际的海平面(指本地海平面)上升速率将大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海平面上升本身具有使三角洲淹没(或侵蚀)的功能。只有当河流来沙多到足以战胜海平面的影响时三角洲才会继续淤涨。由于来沙锐减和海平面加速上升将同时出现在长江口,本世纪三角洲淤涨速率将显著下降,局部可能出现严重侵蚀。
    4)长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
    第一,河道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
    第二,湖泊的水质不断恶化,且出现富营养化。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企业较多,居民密集度相对也较高,从而使得排放于周围湖泊内的废水及污水量也越来越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越来越高,从而使得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逐年提升且达到一定幅度。
    第三,近海出现赤潮现象。由于工业企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再加上农 业灌溉排水当中含有大量化肥或是农药等,使得浅海当中的营养盐越来越多,藻类等水生植物疯长而使近海海域出现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赤潮现象不断出现。
    5)面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方面,将原有的分部治理转变为整体治理。
    第二方面,将传统的单项治理转变为综合治理。
    第三方面,将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导向来制定有效的治理政策。
    (三)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① 基底是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该区在大地构造上为华南准地台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发生断裂和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
    ②海岸下沉。在地壳的差异性、继承性的新构造升降运动中,三角洲边缘山地丘陵继承性上升,则在河谷里形成6一7米高的一级河流阶地;而在三角洲平原地区,则发生下沉和堆积作用。
    ③全新世海进形成河口湾。中全新世初期, 该区发生第二次海进,称为桂州海进( 相当于大西洋期海进),海面约上升到目前的位置,该区重新变成深入内陆的河口湾,沉积了富含有孔虫壳的桂州组三角洲相堆积物, 形成现代的珠江三角州。
    ④珠江水沙丰富,河口潮差小,沿岸流和波能也较小。流域为亚热带季风型环流所控制,降雨量充沛,珠江含沙量虽小,但由于“径流量大,故输沙量也大。
    2)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基本过程与大多数三角洲有相似之处,即位于地壳构造下降区,海进造成浅水海湾,入海河流的径流和输沙量大,波浪和沿岸流的破坏能量小,泥沙快速堆积。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