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王安石的社会思想。
-
1.变法与法先王:法先王之意,不必拘泥于具体做法。
2.熙宁新法:
(1)青苗法(2)保甲法(3)免役法(4)市易法
3.兴学校与改科举
教之以道——要求生员必须在学校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养之以道——养身、养心、裁之以法。
取之以道——官僚来源为学校、地方之荐举。
任之以道——德才之高下任之以官
罢除以诗赋及明经诸科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提出交往理论,轰
- 《社会思想名家》是()的代表作。
- 荀子的社会群体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 ()把人的行为分为两个范畴;一是工具行为
- 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
- 1978年12月,中国社会学在()等老一
- 中国改革开放前15年,获得了近600亿的
- 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
- 韩愈排斥佛老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
- 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学意义?
- 何谓“礼”?
- 仲春是指()。
- 康有为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授社会学
- ()的“理解社会学”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反实
- 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位到中国()的西方记者
- 中国古代人认为世界运行的规律是()
- 简述庄子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
- 布迪厄工作的核心及其沟通主观主义和客观主
- 将“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提
-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