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对于悬臂外伸梁跨中弯矩计算,沙志国2010版《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试题与解答点评》第87页称,对一根连续梁,不能是其中的某一些跨,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0,而对另一些跨则取1.2,与施岚青2005版《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例1.1.7中的说法不同,如何理解?
  • 施岚青书中的例1.1.7,如图2-1-10所示,在计算AB跨的最大弯矩时,取AB跨的荷载设计值为1.2×20+1.4×10=38kN/m,对BC跨则是取1.0×20=20kN/m,以此进行计算。
    对于这种情况,沙志国在书中认为,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荷载分项系数取1.0,这是对整个永久荷载而言的,不能是其中某一跨的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0而对其他跨取1.2。并且指出,对此问题曾与有关专家讨论过。
    笔者认为,从概念上讲,施岚青书中方法更贴近规范的本意。只是,在采用计算机方法计算构件内力时,通常是先按照荷载标准值计算出内力,然后再进行组合,如此一来,实际操作上与沙志国观点一致。
    两种观点相比,按照施岚青方法较沙志国方法所得弯矩值大,因此偏于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沙志国书中对支座B处的支反力R的计算有误。对于与图2-1-10类似的伸臂梁,其给出的计算简图如图2-1-11所示。
    事实上,B点右侧的悬臂部分不仅仅产生图中的M,还产生一个向下的剪力V,因此,书中求解出的Re实际上并不是B点处的支反力,而是支反力与剪力%之差。例如,对于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书中得到的R=140.4kN,实际上应为R=140.4+V=140.4+24×3=212.4kN。
    只不过,书中最后求得的跨中弯矩最大值无误。原因是:正常计算时,应取B点处的竖向力之和代入计算,而B点处支反力与剪力之差,恰好就是书中的R。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