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11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亚太经合组织应该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打破种种桎梏,迎来亚太地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新一轮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实现亚太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就是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打通融资贵、融资难的瓶颈,就是要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建设,实现联动式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大家庭,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符合所有成员共同利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太经济体需要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承诺的理论依据。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深化我国与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特别是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领导人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亚太国家的共同利益,是亚太国家合作共赢的表现。
④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
- 在中美关系上,中国始终坚持以两手对两手,
- 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轮谈判4月9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
- 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2001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总
- 2013年11月26日,联大高票通过决议
- 有政治评论家认为,现实迫使美国不断调整对
- 2015年5月19日,在第68届世界卫
-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12月3日
- 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 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
- 2013年7月19日,二十国集团(G2
-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rd
- 2013年7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 2010年11月11—14
- 材料一在商讨2010年至2020年
- 我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