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袁世凯政府拟定的宪法草案中,将孔子之道列
- 日伪当局贯彻奴化教育方针的《学制纲要》公
- 宋代先后出现过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
- ()时期,尤其是()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
- 例监生是指按照规定条例通过考试获得监生资
- 墨子教育内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方面,突
-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
-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学生则称()、
-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教育团体是()
- 严复倡导()的教育方法论。
- 从19世纪70年代起,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
- 秦统一天下之后,立即取缔私学,禁止对国家
- 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
- 1914年,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
- 西周家庭教育中,从()开始就出现男女有别
- 庆历兴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建太学,聘请
- 大力提倡并实行“大职业教育”思想的是我国
- 西周的“乡学”根据地方行政区划,设有哪些
- 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包括()
- 被封为“亚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