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请分析说明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包括: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是激起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从面使学习动机处于激活状态的必要条件,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50%左右)疑难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②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况,要在新知识和学生已有水平之间形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使学习情境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情境;
    ③问题情境创设应贯穿始终,包括变更作业内容和形式,以及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来实现。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即动机激起水平)。根据叶克斯—道得生定律,最佳激起水平的位置,取决于要完成作业的难度。一般来说,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起学习动机,作业效率达到最佳水平状况;完成容易任务时(作业容易),最佳激起水平位置较高;完成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位置越低。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学习的反馈信息是由学习结果提供的。它不但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如改进和调整学习策略),面且间接影响学习动机。实验证明,有无反馈信息,学习结果不同,学习结果的反馈,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实验还证明: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C因此,要以奖励为主,慎用惩罚。奖励的原则应该是增强信心、鼓励进步,有利于形成新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一般来说学习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竞赛也有消极作用,会失去激励作用,造成不利合作的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妥善组织是很重要的。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竞赛看进步;按项目特长分组使每个学生有成功机会;奖励有突出进步的学生;竞赛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5)正确指导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表明:不同归因,会对以后行为结果的期待产生正(负)不同的影响。指导学生正确归因要做到:①引导学生客观地归因,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②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归因(也许不一定真实),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归于主观努力方面的原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激发更高的学习动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