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及联系。
-
认知心理学按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不同,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种记忆系统。3种记忆系统在正常记忆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的,每个系统又有各自的对信息加工的水平和特点。
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有图象记忆(视觉的瞬时记忆,证明实验:部分报告法)和声象记忆两类。
瞬时记忆的特点是:
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②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
③记忆容量较大;
④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
①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②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
③短时记忆易受干扰;
④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
⑤短时记忆的信息经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长久保持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有两类。一种是语义编码,另一种是表象编码。
长时记忆的特点是:
①记忆容量无限;
②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
③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的。
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外界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按输入的原样,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是感觉记忆系统。信息在这里是不被意识的,保持时间1秒左右,很快变弱而消失,或被擦拭,但这一系统可登记进入感官的全部信息。当对其中一部分信息给以特别的注意或留意,或使这些信息与以前获得的知识进行比较、模式识别,这样,信息就会进入短时记忆系统。可见,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和模式识别。注意一旦转移,信息就开始消退。短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存储的,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信息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若对信息及时复述,可使即将消退的微弱的痕迹,重新变得清晰起来,使之在短时记忆系统内稳固下来,适当的时候信息被输送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短时记忆中信息是可被意识的,它的作用一方面保持住少量的感觉记忆输入的信息以备使用,另一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少量信息在这里进行有意识的加工。信息从短时记忆输送到更深一层的长时记忆系统,可以被长久的保存。长时记忆保持着从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输入的信息,其容量是无限的,包括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无限的。当需要某种知识经验或规则时,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回溯到短时记忆系统,重新被意识,并与当前的刺激相结合,即可发挥其效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获得言语的第一机制是
- 色觉属于()的一种。
-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水平停留在()阶段。动物
- 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形式有()。
-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体验式学习具有()样
- 因为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位于舌面和上颚等处,
-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认为:P=KIN公式中的
- 才能与天才
-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
- 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
- 掩蔽分为()
- 独白言语在心理上要比对话言语复杂的多。
- 智商
- 抽象
- 引起随意注意到原因有()
- “火星人来了”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 简述脑整体说的基本观点。
- 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是作为()的一个
- 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
- 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一般目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