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孩,12岁。1995年8月来诊,因持续发热6d伴纳差,腹帐,轻咳,便秘。测体温39.5℃,神志萎,心音尚有力,心率每分钟75次,规则,上腹部有4颗直径约2mm高出皮面压之退色的皮疹。血象:白细胞数5.0×109/L,中性粒细胞0.8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临床高度怀疑伤寒。在伤寒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病人
B、伤寒暂时带菌者
C、伤寒恢复期带菌者
D、伤寒慢性带菌者
E、伤寒患者潜伏期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隐孢子虫在人体聚集数量最多的部位是()
- 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的原因是()
- 日本血吸虫病病理变化最显著的部位是()
- 下列绦虫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是()
- 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是()
- 先天性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有()
- 男孩,7岁,因发热10天,伴精神萎靡、纳
- 男孩,7岁。1周前开始发热,全身不适,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
- 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
-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
- 关于肉毒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35岁女性,手术后2个月出现腹胀、乏力,
- 患者,男性,32岁,广东江门人,农民。患
- 日本血吸虫病早期的病理变化主要由下列哪种
- HIV主要感染的细胞是()
- 影响流感病毒在上呼吸道存在时间的因素是(
- 需与疟疾相鉴别的疾病有()
- 囊尾蚴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取决于()
- 关于肠蛔虫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