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 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815年到1840年的20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鸦片战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1: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