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邵飘萍、林白水是怎样以身殉报的?
  • 邵飘萍、林白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进步报人,他们两人都是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杀害的。
    关于邵飘萍前期的新闻活动,在第40题中已作介绍,不再赘述。1920年段祺瑞政府倒台后,邵飘萍从日本回到北京,恢复了《京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同党的北方负责人李大钊、罗章龙联系密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主持下,《京报》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情况,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镇压革命运动的罪行,逐渐成为北京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1923年初,《京报》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谴责军阀制造“二七”惨案的罪行;1924年,《京报》积极支持国共合作,拥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盛赞孙中山领导的“广洲政府之政绩为全国第一”,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京报》出版特刊连续报道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公开提出了“打倒外国强盗”、“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口号。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京报》持续报道了一个多月,大声疾呼,号召人民起来声讨“人类之贼,为民族一洗野蛮凶杀之奇耻”。邵飘萍坚定而激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态度,遭到反动军阀的忌恨。4月26日,他被奉系军阀诱捕,以“勾结苏俄,宣传赤化”的罪名秘密枪杀于北京天桥,年仅40岁。林白水(1874-1926)原名林獬,福建闽人,天资聪颖,擅长写作。清末曾创办和编辑过《杭洲白话报》、《学生世界》、《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鼓吹民主革命。1904年11月东渡日本人,人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他是我国用白话文办报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学习新闻的留学生之一。辛亥革命后回国,主编《新中国日报》,被选为国会议员,并受聘为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5年袁世凯有谋称帝,林白水撰表劝进,被委任为参政院参政。袁世凯死后,他专门从事新闻工作,曾与人合办《公言报》作为皖系军阀的言论机关,鼓吹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1921年与胡政之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后改名《社会日报》),任社长。该报宣称要“树改造报业之风声,作革新社会之马”,其要闻和时评均出自“白水”手笔,曾因揭露军阀统治黑幕而遭监禁。1926年4月段祺瑞下台,林白水对军阀的反动本质有了认识,公开在《社会日报》发表文章宣布与段旗瑞决裂。他在文章中说:“军阀即成阀,多半不利于民,有害于国”,凡有天良的记者,应该替老百姓说话,不应:“献媚军阀”。为此,他毫顾忌地在报上抨击奉系军阀的倒行逆施,揭发他们贪脏枉法、钳制舆论、残杀爱国人士的罪行。1926年8月6日,被奉系军阀诱捕,以“通敌有证”的罪名杀害。清末民初的两位名记者,就是这样以身殉报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