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蔡和森、恽伐英、萧楚女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有何贡献?
  • 蔡和森、恽代英和楚女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和报刊宣传家。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早年与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1月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全力投入党的宣传事业。曾负责编辑团中央机关报《先驱》。党的二大至六大,连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开分管宣传工作。1922年9月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创刊,担任第一任主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的缔造者之一。在主编《向导》期间,他以马列主义报刊理论为指导,制定了党早期报刊的办报方针和原则,为后来党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他是个出色的编辑,同时还是个多产的撰稿人。单在《向导》上署名“和森”的政论文就有130多篇。这些文章在当时国内思想舆论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恽代英(1805-1931)字子毅,江苏武进人。“五四”运动期间就是武汉学联的领导之一,参与了《学生周刊》、《武汉星期星期评论》的创办和编辑工作。1921年又在汉口出版过《互助》等进步刊物。1923年他担任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宣传部长时,被指派主编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国共合作时期参与主编国民党的《新建设》月刊和《民国日报》副刊。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在香港秘密出版《红旗报》。1931年被国民堂杀害。恽代英长期从事青年团的宣传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一套办青年刊物的宝贵经验。恽代英还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理论宣传家,他为党报写下了大量战斗性极强的政论文,成为无产阶级的宝贵财富。
    萧楚女(1897—1927)原名秋,湖北汉阳人。加入过清朝的新军,参加过武昌起义的“五四”运动。萧楚女是自学成才的曲型。他没有上过学,却当过中学的国文教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和黄埔军校教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曾经先后主编过汉口《大汉报》副刊、重庆《新蜀报》、上海《中国青年》河南《中州评论》,并协助毛泽东编辑过《政治周报》。他在与恽代英合作编辑《中国青年》期间为党积累了如何做好青年工作和办好青年刊物的经验。萧楚女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章观点新颖,笔锋犀利,议论深刻,并善于以情动人,深爱青年读者的喜爱,连资产阶级的报刊也称赞他的文章“字夹风霜”,声成金石。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