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是什么?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 (1)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是指各国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联系,有意地以互利的方式调整各自货币政策的过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具体表述如下:
    ①外在动因
    国际经济学界广泛认为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是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一个外在动因。这种相互依存主要体现在结构上的相互依存,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国家之间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上的相互依存。国际间经济依存度的加大极大地降低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增加了世界各国的溢出效应。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环境中,一国货币政策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其他国家的政策、行动和做出的反应。所以说,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必然要求。
    ②内在动因
    开放经济导致各国在货币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当一国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就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运行施加显著的影响,也可能受制于他国的货币政策,通常地将这种效应称为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以贸易渠道为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进口需求下降,而其政策溢出则给予其主要贸易伙伴一个外源性的需求紧缩。由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普遍存在,有必要通过国际协调来降低这种溢出效应。
    (2)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较重要的有:
    ①汇率协调问题。汇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一直是各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核心。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需要对我国汇率制度进行如下几点改革:第一,扩大浮动区间,促使汇率从现行僵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尽量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第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外汇管制,扩大外汇管制区间,使经济主体的自愿选择尽可能落在外汇、管制区间内,反映边际供求信息,为汇率进一步市场化做铺垫。第三,为保持我国贸易条件的稳定,央行的市场基准汇率可在供求基础上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汇率管理,加大对逃骗汇和其他非法买卖外汇活动的打击力度。
    ②利率协调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实际利率差异会引起国际间的套利行为,从而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动,并进而会直接影响到汇率的波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既是一个自我决策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
    ③中国在国际协调中的地位问题。为获得协调利益最大化,我国需要在不断壮大自身政治、经济实力同时,尽快谋求“八国集团”组织成员国的地位。
    ④国际监管合作问题。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也体现在对国际金融犯罪的共同治理上。为此,中国要加强国内监管,规范银行业务,实现与国际接轨;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建立强大的信息网。同时,面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要建立危机防范与预警机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