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本案评价医生的医学动机与手段哪一点是不相一致的()
A、医生的动机是好的,目的是为了救人
B、医生以“恶性溃疡”告之患者,目的是消除患者的恐怖心理,动机是正确的
C、切除1/3舌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舌癌手术后复发,其手术动机也是好的
D、当患者反对手术,医生用烧灼舌部溃疡,来隐瞒手术真相,动机是好的
E、以上都是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
- 关于“全脑死亡”的定义错误的是()
- 奠定西方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
- 坚持唯物史观的学习方法是指()
- 某老年患者身患肺癌晚期,生命垂危,家属明
- 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是()
- 患者道德义务是()
- 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下说法不妥的是(
- 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双刃剑"效应是
- 为了切实做到尊重患者自主性决定,医生向患
- 喻昌著有()
- 从2002年11月起,国外某研究小组从1
- 一般说来,医患之间信托-契约关系所倡导的
- 患者李某,男,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某
- 被称为“西医之父”的医学家是()
- 某男患者,23岁,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 近代医患关系特点()
-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
- 患者,女,32岁。下腹部有包块2年多,伴
- 下列处理医际关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