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 (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8.0~13.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较为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生理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的PO2有所下降时,只要不低于8kPa,氧饱和度仍保持在90%以上,不致于发生缺氧。
(2)氧解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O2在5.3~8.0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较陡。此时,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可释放5mlO2,能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的氧需量。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2.0~5.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最为陡峭。生理
意义在于:当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组织活动加强时,耗氧量剧增,PO2明显下降,血液流经这样的组织时,氧饱和度可降到20%以下,即每100ml血液释氧量可达15ml之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 音素
- 在Word中删除选定表格中的整行时,可以
- 仪式性远胜于观赏性的戏剧形式是()。
- 下列各组词,属于相对反义词的是()
-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
- 陈胜者,阳城人也。
-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其连接方式是(
- 受众的动机主要有()
- 莫泊桑《一生》中的主人公是()
- 关于咯血的概念下列哪项正确()
- 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
- 具有指挥统一,效率较高,一头领导,责任明
- 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称为()。
- 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
- 公文语言的表述要求()
- 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
- 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 小学生的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的年级一
- 简述19世纪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