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请谈谈闻一多对中国新诗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
-
在理论上,闻一多对中国新诗创作所作的贡献是他提出了创造“现代格律诗”的设想,并配合以“三美”的具体要求。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闻一多的“格律”二字,并不专指音节或节奏,而是整个诗的形式。
闻一多认为,构成诗的节奏的因素有:格式、音尺、平仄、韵脚。其中他最重视的是音尺,强调每一诗行的音尺应当大体一致,或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但并不是要求字数的完全一致。他还认为“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闻一多强调诗歌要有“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指诗歌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主要指诗歌的色彩美。
在诗歌创作实践上,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当中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为中国新诗贡献了现代格律诗。写于1926年春的诗歌《死水》,最好地体现了闻一多追求的“三美”原则,全诗意象鲜明,色彩感强(“绘画美”);音韵和谐,全诗五节,诗行匀称(“建筑美”);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基本上每行都有四个音尺(音组),各诗节押二、四脚韵(“音乐美”)。诗的音乐性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一定的声音单位有规律的重复形成的。
《死水》的美学原则是“以丑为美”。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寓愤激于沉静的雕琢之中,从丑恶开垦美。畸形的繁华底下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死水》的风格,保留作者“红烛”时期直抒胸臆的一定痕迹,但也注意了“意象的呈现”,是对“红烛”模式的自我超越。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最小说》中开“小兔崽子”专栏的是()
- 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 )。
- 林道静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 下列关于《故乡相处流传》说法正确的是()
- 鲁迅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中的“且介亭”
- 旧派武侠小说家们创作了许多武侠名篇,如(
- 李劼人“大河小说”包括()、()和《大波
- 以下哪个不是茅盾的笔名()。
- 《听听那冷雨》的抒情特点是()。
- 在《绝对信号》一剧中,最后让小号“吹得再
- 改编为同名电影的小说《红粉》和改编为电影
- 充满了择善固执、历久弥坚、不断奋进的精神
- 与《纪实与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
- 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
- 王安忆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篇小说,写了一个
- 《沙家浜》在“样板化”的过程中,将主要人
- 大家知道莫言和苏童,不是因为他们的小说《
- 下列属于林语堂“语丝”时期特点的是哪项?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
- 以《灭亡》、《寒夜》为例,说明巴金小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