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会真记》)中崔、张爱情故事作了哪些根本的改变?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以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蓝本,进行了再创造。作品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方面都突破旧格,对崔、张爱情故事作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使西厢故事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为王实甫《西厢记》提供了新的坚实的基础。
首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完全改变了《莺莺传》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从而改变了剧本的主题思想。《西厢记诸宫调》以张生、莺莺、红娘(包括法聪)与老夫人、郑恒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主线来展开故事,这是一种本质的矛盾冲突,是追求爱情自由的青年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作品完全改变视崔莺莺为“尤物”,视张生始乱终弃为“善改过”的封建观点,而以莺莺和张生在封建礼法的压力下毅然出走,终于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代替了《莺莺传》中张生抛弃崔莺莺的悲惨结局,提出了“从古到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第一次在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赋予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积极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描写爱情与婚姻题材的许多说唱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其次,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可大胆的改造,几个重要的关目的设置安排,使作品主题更加深刻,古时更加曲折跌宕。老夫人前后二次赖婚,是作者着力之处。《莺莺传》中,既无张生求婚,也无老夫人许婚。自然也不存在赖婚的问题,不涉及封建家长的干预。而《董西厢》改变了这一情节,通过赖婚,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凶狠残酷,加深了莺莺和张生结合的积极的社会意义,赋予鲜明的反抗精神。另外,作品中“借厢”,也是董解元的再创造。作品强调了青年张生对爱情的执著以及自主婚姻的来之不易。“团圆”的结局,更是彻底改变了《莺莺传》的旧格,充分表现了莺莺和张生经过艰苦斗争,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之情。
另外,根本改变了《莺莺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崔、张爱情故事的新生命。《西记厢诸宫调》对人物进行了再塑造,作品中的崔莺莺虽然依然温柔美丽,但不再是一个屈从命运、寄哀怨于诗束的柔弱女子。作者通过她对自主婚姻的执著追求,表现了她的斗争性和叛逆性格。张生,更是从一个无行负心的文人变成了一个用情专一、忠于爱情的“志诚种”,他和莺莺一道,为了共同的幸福而斗争。红娘在《莺莺传》中并不重要,而在《董西厢》中成了一个热心促成崔、张生结合的活跃人物,在她的身上体现了社会大众的愿望和爱憎。老夫人是《莺莺传》中的一个正面形象,没有很多的活动也没有突出的个性,而董解元把她作为典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作为崔、张的对立面,着力表现了她的世故圆滑。
总之,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大胆改造和发展了《莺莺传》,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体现了崔、张爱情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广大人民的愿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一件珍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韩东《山民》的艺术特色()
- 结合作品,论析祥子形象的悲剧命运及其根源
- 诗篇《沙扬娜拉》的作者是()
- 《纪念碑》的诗作者是()。
- 澳门散文风格多样,粗略划分,以下哪几类比
- 诗篇《天狗》收入下列哪一诗集?()
- 1917年1月和2月,《()》分别发表了
- 下列不属于罗贯中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
- 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 《星空》
- ()是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
- 1921年出版的()的小说集《沉沦》,是
- 《灭亡》及其续篇《新生》的思想内涵。
- 九十年代最早倡导“大散文”并发表宣言的作
- 论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 简述阮籍《咏怀诗》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产生
- 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是作品是()。
-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
- “明月楼高休独倚,()”出自()的《苏幕
- 诗篇《别了,哥哥》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