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PLT48×109/L。 住院2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BP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A、积极补充血容量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流脑好发于()
- 下列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中毒型痢疾休克型抢救中最重要的措施是()
- 福氏细菌性痢疾()
-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改变是()
- 感染病原体后机体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无
- 治疗霍乱的关键措施是()
- 乙肝的平均潜伏期()
- 男,10岁。发热,头痛、呕吐3天。嗜睡
- 男,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
-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以补充血容量,纠正酸
-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
- 中毒型菌痢好发的年龄是()
- 传播流脑的是()
- 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是()
- 下列哪项和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无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医源
-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期的表现()
- 女,9岁,学生,1月底因突起高热、剧烈
- 患者,女,30岁。下痢赤白黏冻,有时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