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神经毒剂的杀虫的作用机制?
  • 许多高效杀虫剂都是针对昆虫神经系统研制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神经系统作用的靶标不同。
    (1)对轴突传导的影响。滴滴涕和拟除虫菊酯主要作用于轴突传导。滴滴涕分子能嵌入轴突膜上钠离子通道,从严延缓轴突的去极化和钠离子种通道的开闭时间,出现重复的动作电位,产生中毒症状。拟除虫菊酯也是一直轴突膜的钠离子通道,使膜的通透性改变,造成传导阻断,但也可能影响突触传递,产生神经毒害及其他作用,如对ATP酶的抑制等。
    (2)对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烟碱、箭毒、沙蚕毒素等能与突触后膜上Ach受体结合,阻断了Ach与受体的结合,冲动不能传导,致使昆虫死亡。
    (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是AchE的抑制剂。他们与AchE结合后,阻止了AchE与Ach的结合,造成突触部位Ach的大量积聚。因此,昆虫中毒以后,表现出过度兴奋,随之行动失调,麻痹死亡。 另外,环戊二烯和六六六还能增加突触前膜中突触小泡的释放,使昆虫产生过度兴奋而死亡。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