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战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在美国的发展:
    1、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为了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世纪30年代末成立了工业设计部。同时一些企业也投身于这项工作,特别是两家进行室内设计的生产家具的厂家——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沙里宁的“有机现代主义”家具。
    2、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仍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认为追求时尚和商品废止制都是不道德的形式,只有简洁而诚实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但受到经济条件的压力,现代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不得不放弃先前一些激进的理想,使自己能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合拍。
    在英国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在物资和人力上的短缺,使得强调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修的功能主义设计得以广泛应用,这样现代主义才开始在英国扎下根来,然而这种现代主义仍带有工艺美术运动的气息。
    英国现代主义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是于1944年成立的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并提出了“优良设计、优良企业”的口号,积极推进“优良设计”在英国的发展。
    到20世纪40年代末,以“人情味”为特征的英国设计兴起,开始注重设计中造型、色彩等心理因素。1949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创办了《设计》杂志,积极推动以轻巧、灵活和多功能设计为特征的“当代主义”风格。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