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结合作品阐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
  • 杜甫的诗歌风格体现为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感情的悲凉壮大且深厚;“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如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具体表现为:
    1、深沉而忧苦的抒情基调。在杜甫的内心世界里,蕴含着一份忧念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真挚情感,因而显得特别深沉,博大。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的结束部分,抒写诗人到家后“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悲痛欲绝,但这个人的悲痛却很快因为普通百姓将更加苦难的联想而忧思不断了。所谓“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2、回环反复的抒情方式。和李白式的奔放正好相反,从杜诗里能够体会出他的情感经常是就要爆发却又折回,回流的感情在心中存蓄,受到节制后再缓慢流出,因为这样一种方式,杜诗感情的抒发才显得特别深沉,如《秋兴八首》之第一首:峡江秋色牵起诗人滞留夔府孤城的寂寞心情,也牵动了故园的思念,而当诗人沉浸在回忆和思念之时,忽又被白帝城四处的砧声所惊醒。八首诗采用组诗的形式同样曲折的笔法,抒写出诗人极为复杂的内心感受。
    3、凝重而悲凉的诗歌境界。如《登高》前四句描写峡江秋景,风急、猿啸、鸟飞、木落,再伴随着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诗歌境界充满动荡、悲凉的气息;后四句转入抒情,则以高度概括的笔法为自身的命运写照。万里漂泊、多病之身、憔悴的面容,最后透过一个“新停”的动作表现出诗人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执着性情。
    4、凝炼、严整而又流畅的诗歌语言。还以《登高》为例,它突破通常律诗中两联的对仗要求,八句皆对,特别体现出诗句安排的严整,但由于诗中的写景抒情以具体形象展开,形象间的自然衔接,掩盖了对仗的严整,而最终使整首诗变得流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