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比较初犯、偶犯的心理的异同并说明理由。
-
(一)初犯的心理特征
1.动机特征
对初犯来说,犯罪前一般都经历过激烈的动机冲突。犯罪人的动机冲突就表现为犯罪冲动和抑制因素之间的相互较量。如果低级的需要占上风,就会形成犯罪动机;如果对刑罚的恐惧和正义感占上风,则会放弃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冲突一般出现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以及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
2.认知特征
初犯的认知特征首先表现为认知水平较低,即对法律的无知及对事物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认知范围狭窄,导致其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后果及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对一些不良的诱惑缺乏清醒的认识。初犯的认知特征还表现在认知内容的错误,如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
3.情感特征
首先表现为情绪稳定性差,由于情绪稳定性差,常常导致其被情绪所左右。
其次,消极的情绪、情感占主导地位且持续时间长。
4.意志特征
突出地表现为意志薄弱。
首先,克制及抵御外界不良诱惑及胁迫的意志薄弱;
其次,在犯罪中如遇到困难及以外情况,常常会中止犯罪行为。
5.能力特征
初犯由于没有犯罪经历,因而犯罪技能不熟练。其犯罪技能的获得,可能来自于对他人犯罪的模仿(如电影、电视、小说等宣传工具),也可能来自于他人的教唆,还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精心创造。无论来自哪一种途径,由于是第一次实际操作,所以犯罪技能往往显得生疏,在勘查犯罪现场时,容易发现犯罪人疏漏之处,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二)偶犯的心理特征
1.需要特征
偶犯的需要结构中,存在着一些不良需要,例如,有的渴求意外的物质收获,有的希望飞黄腾达。这些不良需要的强度在平时和正常人相差不大。
2.动机特征
偶犯的犯罪动机产生时间极短,具有瞬时性。偶犯犯罪动机的这种特点,使得偶犯极少出现动机斗争
3.性格特征
偶犯在性格方面存在一些弱点,表现为好冲动、软弱、执拗、狭隘,比较注重个人利益等。
4.意志特征
偶犯意志特征的两极性极为显著,表现在偶犯犯罪冲动强烈,抑制犯罪的抑制力相当微弱
5.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偶犯虽然在犯罪前动机冲突不明显,但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质和严重后果,加上犯罪时特殊情境,使得一些偶犯表现出如下心理状态:
1)紧张
2)恐惧
3)兴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犯罪预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 初犯可能性预测,主要适用的年龄为()
- 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 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 罪犯违规的表现形态有()、()、()()
- 大多数短刑犯对刑罚态度处在刑罚(),而大
- 性欲型动机犯罪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 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类型有?
- 作为理论科学的犯罪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
- 罪犯违规心理
- 试论述私有经济对犯罪的消极作用。
- 有组织犯罪参与者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是()
- 累犯的心理特征有()。
- 在我国古代,关于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有不
- 广义犯罪学和狭义犯罪学之争实质上是犯罪学
- 下列哪些选项为犯罪人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
- 人格障碍
- 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特征有().
- 行为治疗方法及共同特征有哪些?
- 牢固的反社会意识、畸变的需要结构、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