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背景材料: 下面是喷泉实验的创新设计: (1)实验用品:0.10mol·L-1CH3COOH溶液、紫甘蓝指示剂、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1000ml烧杯、500ml烧杯、500ml圆底烧瓶、双孔塞、10ml注射器。 (2)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配制上喷溶液:热水浸泡紫甘蓝几分钟,即可得到紫甘蓝指示剂;向600ml浓度为 0.10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紫甘蓝指示剂至溶液呈红色。 ②制取氨气:图1中,从橡胶塞和圆底烧瓶接缝处.用注射器向盛有大约2药匙NaOH固体的烧杯内快速注入5.0~8.0ml浓氨水,迅速塞紧橡胶塞,轻轻摇动烧瓶使浓氨水和NaOH固体充分接触;同时,将乳胶管末端浸入300ml蒸馏水中,吸收溢出的氨气。在这个过程中,烧瓶内液体处于类似沸腾状态,大量气泡涌入烧杯,用手触摸烧瓶壁感觉很凉,说明整个过程是吸热的。 ③喷泉实验:当烧杯没有气泡冒出时,将乳胶管移入盛有CH3COOH溶液的烧杯中,将胶头滴管中蒸馏水挤入烧瓶,即可观察到绿色一紫色一红色一绿色的连续变色的多色喷泉了。 问题: (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2)该实验的设计有哪些优点?
  • (1)原理:浓氨水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生成氨气.胶头滴管中蒸馏水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碱性的溶液使紫甘蓝指示剂显绿色,氨气溶于水使压力减小,乙酸溶液进入烧瓶发生中和反应,指示剂恢复紫色,乙酸溶液继续进入烧瓶使指示剂显红色,最终由于碱过量,因而溶液成为绿色。
    (2)优点:首先,在实验中涉及到了氨气的溶解性、压力变化、制取氨气的原理、指示剂的显色、中和反应等学科知识,这是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验,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教学的好方法。其次,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练习更多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再次,在实验中要想达到良好的实现效果,需要考虑到化学药品的用量等问题,学生从中学习到有关实验设计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第四,色彩鲜明的实验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