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是指个人为达到一定的道德目的而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驱力。
A、道德动机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从记忆内容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
-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
- 针对青少年吸烟现状,特点表现为()。
- 人们常说的“天灾人祸”是情绪状态中的(
- ()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 “盈科而后进”“欲速则不达”等话语所体现
- 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
-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和()三个
- 一般资料:某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 “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1970年写成并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而成
- 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
-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 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的活动
- 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完
- 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
- 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
-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
-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