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关于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3年“施政条例”对议席分配和选举资格做了大调整,农村议席由原来的92个增加到238个,城市议席由413个减为135个;部分小市镇的议席被取消,转让给利兹、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农村选民必须拥有200镑财产以上,城市选民资格保持不变。 ——摘自伽德纳《清教徒革命的宪法文件》 材料二: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选区”的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1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下院总人数没有变化,仍为658人。 一一摘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户主(不论共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缴纳地租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摘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皮史》 材料四:1885年《重新分配议席法》规定,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2个大学外,其余选区实行单一选区制,即l个选区只选l名代表。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议会民主制的发展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些趋势的原因。
 
- 
	趋势:①议席逐渐由农村向城市集中:②议席分配逐渐实现按人口比例划分;③选举资格不断降低、选举权不断扩大。
原因:①工业革命使英国大工商业城市兴起,人口重心转移到城市;
②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③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高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 普法战争后,法、德两国最终确立了近代政治
 - 《全球通史》认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
 -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
 - 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历经半个世纪的革命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
 -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对法兰
 -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
 - “大国崛起”中写道:“接下来在确定新国王
 -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
 - 材料一: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
 - 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在美国制宪会议上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