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园林树木在休眠期的外部形态的表现,以及影响树木休眠期的因素,控制休眠期的途径。
  • (1)树木休眠期的外部形态表现:
    ①、枝条变色成熟(绿色变为褐色)
    ②、冬芽形成且老化(外部鲮片偏红色)
    ③、地上部分落叶,没有一点生长发育的表现,但是根部还进行微弱生长,但不发生新根。现在认为休眠期树体内有各种生理活动,但是很微弱。
    (2)影响树木休眠期的因素:
    内因:
    ①、不同树种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不同,例如,北京地区最早落叶的树种是白蜡,最晚的是柳树。
    ②、不同树种自然休眠期的长短不同,例如楝、栗12月中下旬~1月中下旬大约30~40 天,而苹果树1月下旬需要50~60天。
    ③、不同树龄的树种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不同,幼树自然休眠期比成年期长,幼树进入休眠期迟于 成年树④、树木的不同器官与组织进入自然休眠期的时间也不一致。小枝、细弱枝比主干主枝进入早。根茎进入休眠期最晚,解除休眠最早。
    ⑤、同一枝条的不同组织进入休眠期的时间也不同。皮层与木质部早,而形成层则较晚。
    外因:
    ①、温度
    ②、光照
    (3)控制树木休眠期的途径:
    ①、提早或推迟进入休眠
    ②、提早或延迟解除休眠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