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析柳宗元的《渔翁》一诗。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代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了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改革,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写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山水游记和山水诗,《渔翁》便是其中之—。
    这首诗起句较平,可第二句却造语清奇,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生火来做饭,这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是诗人用的“清湘”、“楚竹”这两个意象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晨起江面常有水雾迷濛,生火之时也自然会有炊烟缭绕,那老渔翁的形象在水雾炊烟中一直朦朦胧胧,看不真切。等到“烟销曰出”之时,本来该清楚地看到老渔翁了,谁知却不见踪影,让人不仅纳罕老渔翁哪里去了?忽然间一声桨声欸乃,放眼望去,面前是一片青绿的山水。结尾的两句,写江流滚滚,白云悠悠,更显出一种平淡悠远的意境,而那就是老渔翁心态的写照。
    《渔翁》一诗中这泛舟湘江、闲云野鹤—般的老渔翁是谪居永州的柳宗元精神状态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正直的失败者,柳宗元常常处于矛盾的情绪之中,有时誓不屈服,有时心灰意冷这一抗争、一隐遁,正是千百年来失意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心态、两种选择。
    《渔翁》中这种与自然山水融合为一的生活,其实只是柳宗元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正因为它是一种理想,滤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悲哀,因此才显得这样清丽脱俗,这样空灵冲淡,才具有这样久而不衰的艺术魅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