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于()年明令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A、1911
B、1912
C、1913
D、1914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国戏曲音乐分为曲牌体和()。
 - 罗马数字Ⅵ表示调式音阶中的第七级音。
 - 简述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和发展。
 - 《林冲发配》是著名艺人()的代表作品。
 - 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与()、(
 - 《茶花女》是()国作曲家()创作的歌剧。
 - 何承天在乐律学史上提出了()律制。
 - 弋阳腔的伴奏只有锣鼓而无(),并有一人唱
 - 《新打梭标》是()地区的民歌。
 - 《坐部伎》六部,包括:().
 - 音乐教师感情的品质影响着教学的()。
 - ()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 “()”是说唱、戏曲唱词的韵脚,是“韵”
 - 和弦是()
 - 浙操徐门
 - 低音为五音的三和弦也称六和弦。
 - 低音谱号又叫()
 - 《()》是我国唐代一首著名艺术歌曲,其歌
 -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风云儿女》影片的主
 - 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