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叙述母岩风化带发育的阶段性以及主要特征。
  • 1)破碎阶段(I):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形成岩石或矿物的碎屑。
    2)饱和硅铝阶段(Ⅱ):其特点是以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将全部被溶解为特点,首先带出Cl-和SO42-。然后在CO2和H2O的共同作用下,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开始分解,游离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K+,Na+,Ca2+,Mg2+)盐基,其中Ca和Na的流失比K和Mg要快些。这些析出的阳离子组成弱酸盐,使溶液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并使一部分SiO2转入溶液。此阶段中形成胶体粘土矿物—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绿脱石等。同时,溶解性较差的碳酸钙开始沉积。
    3)酸性硅铝阶段(Ⅲ):几乎全部盐基继续被溶滤掉,SiO2进一步游离出来。因此,碱性条件逐渐被酸性条件所代替。Mg2+和K+的再次淋滤出使得上个阶段所形成的矿物(蒙脱石、水云母)又被破坏而形成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不含K,Na,Ca,Mg盐基的粘土矿物—高岭石、变埃洛石等。通常,将达到此阶段的风化作用称为粘土型风化作用。
    4)铝铁土阶段(Ⅳ):是风化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硅酸盐矿物被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的元素都被溶液带走,主要剩下铁和铝的氧化物及一部分二氧化硅。它们呈胶体状态在酸性介质中聚集起来,在原地形成水铝矿、褐铁矿及蛋白石的堆积。由于它是一种红色疏松的铁质或铝质土壤,所以也称为红土。达到此阶段的风化作用,通常称为红土型风化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